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1
阴虚内热?
“阴虚则内热”、“阴虚生内热”、“阴虚发热”,此三者在症状、病机上是不同的。
“阴虚则内热”一语,最早见于《素问·疟论》,原文是“阳盛则外热,阴虚则内热,内外皆热,则喘而渴,故欲饮冷也”。
这里说的是疟邪相移传变引起的阴阳虚实相并的病理变化。
疟邪从阳并于阴,则阴实而阳虚,从阴并于阳,则阳实而阴虚。阳虚则寒,阴虚则热。阴虚阳实,阴虚则内热,阳实则外热,形成邪实阴虚,内外皆热的病机。
在症状上,由于热伤气,气虚则喘,热甚伤津,津伤则渴,故善冷饮以自救。
“阴虚生内热”一语,最早见于《素问·调经论》,原文为“阴虚生内热奈何?岐伯曰:有所劳倦,形气衰少,谷气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”。
这里说的是劳倦伤脾,引起谷气(阴)衰少的病理变化。
它的临床症状是上午身热,心烦,口渴不引饮,自汗,时而恶寒,身倦,懒言,动则气喘,乏力,脉大而虚等。
“阴虚发热”,是以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中所言“有病热者,寒之而热。……诸寒之而热者,取之阴”为理论根据发展而来的。
张景岳指出:“诸寒之而热者,谓以寒治热而热反增,作火之有余,乃阴之不足也。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,故当取之于阴,谓不宜治火也。只补阴以配其阳,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。”
临床“阴虚发热”的脉症,多见于午后发热,骨蒸,或五心烦热,消瘦,盗汗,口干,舌红,脉细数等。
2
精明?
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说:“夫精明五色者,气之华也”。
过去一些注家对此句经文的注解,有以下三种意见:
一是“精明见于目,五色见于面”。把“精明五色”四个字,分为目和面色两部分。
二是“精明,穴名也,五气之精华,变化于精明之间也”。认为是气色见于精明穴。
三是“五脏之精,见于五色”。把精明当作为五脏的精华、正气的表现
上述这些意见,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。
“精明”指眼,包括内外眦、上下眼睑及眼球。这句话的语义拟作“眼的五色,是五脏精气的表现”。
《灵枢·邪气脏腑形》说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,其精阳气上注于目而为之睛”。
《灵枢·大惑论》说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。精之窠为眼,肾之精为瞳子,筋之精为眼黑,血之精为络,其窠气之精为白眼,肌肉之精为约束,其裹撷筋骨血气而与脉为系”。
可见五脏六腑、十二经络的精气皆上注于目,皆与目相通。
所以五脏六腑、十二经络的健康与否,就必然反映到目。察目的形态颜色,是望诊中一项主要内容,所谓“一面唯神可侍”,就可见一斑。
“精明五色”,不是精明见于目,五色见于面,也不是五色表见于精明穴,更不是精明作为五脏的精华表现。精明就是目。
本篇上文说:“切脉动静而视精明,察五色,观五脏有余不足,六腑强弱,形之盛衰”;下文又说:“夫精明者,所以观万物,别黑白,审短长”。都说明精明就是目。
同时原文又说:“黑欲如重漆色”,面色有如重漆色的,只有眼睛的乌珠才有晶莹乌亮的重漆色。所以说“精明五色”是指眼的五色。
眼的望诊,自古以来,就广泛应用于临床,现在更有所发展。
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篇说:“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新卧状……风水肤胀也”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说:“目者,肝之官也,肝病者眦青”。
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说:“水在腹,必使目下肿也”。《金匮要略》说:“尺脉浮,目睛晕*,衄未止,晕*去,目晴慧了,知衄今止”。
还有,巩膜发*多为肝病或胆病,妇人眼胞黯黑则多为经带病,蛔虫感染可见巩膜有蛔斑,小儿麻疹则目多赤等等。
望眼之形色诊断,多至不可胜数,在临床上都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3
天癸至?
“天癸至”,一语出自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,对其中“至”的解释,有多种意见。
现推荐王士雄一说:“天癸者,谓指肾水本体而言,癸者,水也。肾为水脏,天一生水,故谓肾为天癸。即俞东扶所谓精血之源头也。天癸至,至,调至极也,犹言足也。
女子二七,男子二八,肾气始盛,肾水乃足。盖人身五脏属五行,惟肾生最先,肾足最迟,肾衰最早。”
笔者认为,相对于各家注解,王解是较佳的。
4
肾将两脏?
《灵枢·本输》篇说:“肾合膀胱,膀胱者,津液之府也。少阳属肾,肾上连肺,故将两脏。三焦者,中渎之府也,水道出焉,属膀胱,是孤之府也”。
过去一些注家把“故将两脏”的“将”字作“统率”解,认为肾统率三焦、膀胱两脏的。如张景岳说:“肾以水脏而统领水府,理之当然”。也有认为是统领肺和三焦的。
笔者认为这里的“将”字,应作“输将”、“输送”解,“将”字应读平声。
《论语》中说:“阙*童子将命”,其中的“将”就是作“输送”的意思。从文义上看,“故将两脏”之“两脏”应为肺和三焦,否则“故”字便无来源。
如果为统领三焦和膀胱,则肺脏又无着落。因此前面的解释总觉得不妥当,未能完全反映其意义。
《灵枢·经脉》篇说:“肾足少阴之脉,……其直者,从肾上贯肝膈,入肺中”,这是“肾上连肺”的经脉。
《难经·六十六难》说:“脐下肾间动气者,人之生命也,十二经脉之根本也,故名曰原。三焦者,原气之别使也,主通行三气,经历五脏六腑”。这是肾间动气输送于三焦而行气化。
所以,后人有“三焦之根,根于命门”,“三焦之气生于肾”的说法。
因此,笔者认为“故将两脏”是说肾输送阳气于肺和三焦两脏,是说明了肾、肺和三焦的生理关系,不应排除肺。
关于“肾上连肺”的生理关系,前人理解为“金水相生”、“金与水合”的脏腑相关系。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下焦阳气对上焦阳气的作用。
肾阳衰少,不能正常输送到肺,就会失去“上下相合”而导致“上实下虚”、“肾不纳气”等病理变化。
“卫气出在下焦”,“三焦之根根于命门”,肾阳虚则三焦气化无权,其“开发,宣五谷味,若雾露之溉是为气”的功能就会失常,从而造成肺失宣发,精反为水等病理变化。
总之,“以水脏而统领水府”来理解,似觉欠妥,反不如以“输送阳气于肺和三焦两脏”的解释切合于临床实用。
弘扬中医·传承中医
扫码识别